您当前的位置:资讯 > >正文
翁城日记 149 当前焦点

时间:2023-04-22 20:29:15   来源:羊城派

翁城,我们来了!但见此地:山川秀媚,土地肥沃,民风淳厚,人物磊落……我们行走,我们看见,我们阅读,我们感受,我们沉默,我们呼唤,我们耕作,我们收获。行走美丽中国,助力乡村振兴。即日起,本院特推出“翁城日记”,用志其事,以壮我行。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广州

一早,和倪宽、刘再行等奔赴翁城。到时11点。和陈德道打过招呼,马上去看翁城农耕艺术馆。昨天设计的logo也作了简单的现场展示。倪宽、刘再行,给了很多意见。尤其是刘再行,从交互设计的角度,从强化互动性的角度,提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。谈起了星光村的功夫木头。刘再行说,他们也创作过一件带有功夫元素的作品,叫“击”,互动性很强:一掌打过去,后面次第增大的手掌就会逐一亮起来,力道不断传递的感觉,表现得很到位。刘再行是广州美院工业与交互设计系系主任,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心得、实践和研究,这次请他来现场,就是希望能让翁城的公共艺术更加时尚,更具互动性,更加突出公共价值。这方面的智慧我们必须汲取。

午饭后,去1号粮仓、茶室、胜利村猫头狮基地调研。

后回广州。在研究院,大家开了个会。气氛热烈。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,尤其是关于翁城农耕艺术馆的。聚焦几个方面。其中一个是展标什么设计。光有一个展标还不够,但展标确实很重要,它是符号化的重要步骤。自然,光有符号还不行,那些锄头、耙子、犁,没有经过艺术加工、创作,那它就只能是个原始物,只是一个博物馆里边陈列的东西,跟艺术没有关联。但我提了一个意见:假如在锄头旁边贴个标签,写“某某某所用锄头”——这个某某某只是这个村子里边非常普通的人,绝对名不见经传,那这个标签一下子就让这个某某某拥有了观念艺术的价值。一套非常专业的带有英文翻译的标签,来突出一个普通农民他的身份,这个在中国艺术展览史上可能还没有出现过。这个标签给一个普通农民——在很多人眼里地位卑微的农民,以一种强烈的暗示和提醒:他和著名艺术家在展览中的待遇、地位是一样的。

现在史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向,就是对普通人的历史、普通人的生活进行研究。普通人的行状以及平淡生活里的琐屑资料,是怎么样嵌入历史发展潮流里的?普通人是如何不知不觉不声不响地钩连了历史的?值得探究。翁城农耕艺术馆,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思考。

这个标签,实际上也在唤醒他们的自豪感,增强他们的自信力,以及赋予他们以主体性。

刘再行认为这个艺术馆很有意思的地方,就是它是个活态的艺术馆,它呈现的不仅仅是农耕文明的过去,也是活生生、进行时的农耕文明的当下。当然,前提是我们不能围观、打扰他们的生活。这个是前提。我们只是呈现应该呈现的,或者叫呈现允许呈现的。

晚上,农民艺术家“团长”打来电话,说你们今天去了定南村,为什么不来找他?我说实在太匆忙了,午饭后就回了广州,下星期一再去。他说来了就在他家里吃饭、喝酒。

在想如何发动农民艺术家,一起来“搞搞镇”。

今天也把王绮彤接回了广州。她在翁城已经待了差不多十天。她策划并执行的翁城乡村少年诗歌讲习周活动,有意思、有意义,很有影响力。陈德道说她在镇里已经是名人。朱海文说,她点燃的不仅仅是小朋友,还直接影响了乡村教师——他们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。

晚上,我提醒王绮彤要注意昨天微信里提到的那个小孩子,她对诗歌居然这么充满热情,这是很难得的,应该跟踪下去。王绮彤说,刚刚,这个孩子给她打来电话,问星期天还有没有关于诗歌的活动,她想参加。

来源 | 金羊网

责编 | 刘以杰

标签:

精心推荐